1、學校簡介 同濟大學是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,為國家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的教育部直屬高校。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裡希·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,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,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。在百餘年辦學歷程中,始終注重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社會服務、文化傳承創新四大功能均衡發展,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。 同濟大學學科設置涵蓋工學、理學、醫學、管理學、經濟學、哲學、文學、法學、教育學、藝術學10個門類?,F有本科招生專業75個,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涵蓋一級學科56個,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,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6個,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涵蓋一級學科31個,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,博士後流動站25個。其中,國家一級重點學科3個,國家二級重點學科7個,國家二級重點學科(培育)3個,上海高校一流學科17個。 學校擁有專任教師2786人,其中教授855人,副教授1430人,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,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,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,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,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,教育部“長江計畫”特聘(講座)教授28人,“973專案”首席科學家(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畫)22人,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1人,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3個,教育部創新團隊7個,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。 同濟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視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和崇高使命。學校確立了“知識、能力、人格”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,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經過大學階段的學習、薰陶以後,成為具有“工程基礎、科學精神、人文素養、國際視野”四個方面綜合特質的“專業精英,社會棟樑”。同濟大學是國家“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”、“卓越醫師教育培養計畫”、“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”的首批高校之一。百餘年來,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近30萬高素質人才,造就了一大批傑出的政治家、科學家、教育家、社會活動家、企業家、醫學專家和工程技術專家。校友中當選中國科學院、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的有140餘人。 同濟大學積極拓展國際合作,在對德為主的合作基礎上,以對歐洲合作為中心,拓展北美、輻射亞非,先後建立了中德學院、中法工程和管理學院、中德工程學院、中意學院、中西學院、中芬中心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(UNEP)-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和研究中心(上海)等8個國際化合作平臺學院,與200多所海外高校簽訂合作協定,與眾多跨國企業共建了研究中心。學校先後發起成立了“中國綠色大學聯盟”和“國際綠色校園聯盟”並擔任首屆主席,當選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主席,是亞太地區第一所被授予“全球可持續校園傑出獎”的高校。 我校在本科生培養中實施3個“600”和3個“300”交流計畫:3個“600”即針對歐美為主的高水準大學實施每年大約600人雙學位、600人學分互認、600人短期交流;3個“300”即與港澳臺高水準大學實施每年300人雙學位、300人學分互認、300人短期交流。 同濟大學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、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、5個國家工程(技術)研究中心,以及2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(技術)研究中心。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“多功能振動實驗中心”、國內第一個“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”、國內第一個“城市軌道交通綜合試驗平臺”、國內第一個“海底觀測研究實驗基地”等一批重大科研平臺。先後承擔完成一系列國家重大科研專項、重大工程科研攻關,在大跨度橋樑關鍵技術、結構抗震防災、交通智慧誘導、汙水處理、新能源汽車研發、國產化智慧溫室、大洋鑽探、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等領域取得了一大批標誌性的科研成果。 2、保送條件 ⑴報考我校的保送生必須品行端正,成績優秀,身心健康,一般高中文化成績排名應在年級前五名之內。 ⑵對我校專業學科具有明顯興趣,具備學科特長、創新潛質的學生。 3、錄取原則/考核方式 我校保送生錄取按照“擇優錄取”原則,通過考生筆試確定最終錄取名單。 4、招生專業 參考2015年招生專業(類),最終按我校2016年審核公佈的具體招生專業(類)執行。 學院 | 招生專業(類) | 科類 | 學制 | 含專業或方向 | 備註 | 經濟與管理學院 | 社會科學試驗班(管理學類) | 文/理 | 四 | 工程管理 | ● | 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 | 物流管理 | 市場行銷 | | 會計學 | 行政管理 | 社會科學試驗班(經濟學類) | 理 | 四 | 國際經濟與貿易 | | 金融學 |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| 建築學 | 理 | 五 | | ▲ |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| 理 | 四 | | ▲ | 城鄉規劃 | 理 | 五 | | ▲ | 風景園林 | 理 | 四 | | ▲ | 設計創意學院 | 工業設計 | 理 | 四 | | ▲ | 藝術與傳媒學院 | 新聞傳播學類 | 文/理 | 四 | 廣播電視學 | ▲ | 廣告學 | 土木工程學院 | 工科試驗班(土木類) | 理 | 四 | 土木工程 | | 地質工程 |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| 測繪與地理資訊學院 | 測繪工程 | 理 | 四 | | |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| 工科試驗班(交通運輸類) | 理 | 四 | 交通工程 | ▲ | 交通運輸 | 物流工程 |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| 工科試驗班(環境科學與工程類) | 理 | 四 | 環境工程 | ▲ |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| 環境科學 |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| 材料科學與工程 | 理 | 四 | | ▲ |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| 工科試驗班(機械能源類) | 理 | 四 |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| | 工業工程 |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| ● | 能源與動力工程 | 汽車學院 | 車輛工程 | 理 | 五 | | ● | 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 | | ● | 電子與資訊工程學院 | 工科試驗班(電腦類) | 理 | 四 | 電腦科學與技術 | ● | 資訊安全 | 工科試驗班(電氣資訊類) | 理 | 四 | 電子資訊工程 | ● |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| 自動化 | 通信工程 | 電子科學與技術 | 軟體學院 | 軟體工程 | 理 | 四 | | | 中德工程學院 | 機械類(中外合作辦學) | 理 | 四 | 機械電子工程 | 中外合作 |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| 汽車服務工程 |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| 生物科學類 | 理 | 四 | 生物技術 | ▲ | 生物資訊學 | 醫學院 | 臨床醫學(貫通培養) | 理 | 五 | | ▲ | 臨床醫學(5+3一體化培養) | 理 | 五 | | ▲ | 口腔醫學院 | 口腔醫學 | 理 | 五 | | ▲ |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| 理科試驗班(海洋科學與地球物理學類) | 理 | 四 | 地質學 | | 地球物理學 |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| 航空航太與力學學院 | 飛行器製造工程 | 理 | 四 | | | 工程力學 | 理 | 四 | | | 數學系 | 理科試驗班(數學類) | 理 | 四 | 數學與應用數學 | | 統計學 |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| 理科試驗班(物理學類) | 理 | 四 | 應用物理學 | ▲ |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| 化學系 | 理科試驗班(化學類) | 理 | 四 | 應用化學 | ▲ | 化學工程與工藝 | 外國語學院 | 德語 | 文/理 | 四 | | | 英語 | 文/理 | 四 | | | 日語 | 文/理 | 四 | | | 法學院 | 法學 | 文/理 | 四 | | |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 | 政治學與行政學 | 文/理 | 四 | | 社會學 | 文/理 | 四 | | 人文學院 | 人文科學試驗班 | 文/理 | 四 | 哲學 | | 文化產業管理 | 漢語言文學 |
注:▲ 色盲、色弱者不取。● 單色不能識別者不取。 5、招生計畫 我校2016年面向澳門地區招收一定數額的保送生,人數一般不超過10人。 6、查詢方式 所在單位:同濟大學招生辦公室 姓名:余老師 電話:021-65983596 傳真:021-65981513 網址:http://www.eilog.cn 單位位址/郵遞區號: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里安樓101A室/200092
|